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對於人才,林總一直掛在口上:公司要重視人才。事實上,林總對人才要求是一種完美的要求,李衛發現一些做技術出身的老闆,把技術上的要求完美用在人才上面。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讀的聖賢書,受的是聖賢之教育,因此,不管對大人小孩,都是用聖賢的標準來要求,凡人一輩子也達不到聖賢的完美標準,這樣,在這種家長專制制度下,長輩們經常恨鐵不成鋼,於是產生了“打是親罵是愛”這種荒唐的理論,所有人的天賦都在這種打罵的高壓下扼殺了,而且,這種思想一代傳一代,每個人在打罵自己小孩的同時,以高標準要求別人的同時,從來沒反省一下,自己當初或現在能否做到?相反,西方不一樣,每個人的才智與上帝比起來不值一提,所以也就不和上帝比了,只看別人有沒有比以前進步,比以前進步就表揚與鼓勵,這完全符合人力資源管理當中的正向激勵為主的原則,80%的表揚與鼓勵,20%的批評,寬容人的第一次犯錯,但必須要承認錯誤並勇於改正。

李衛看過一個科學實驗的故事,一顆西紅柿,用常規的方法培植,只能長出幾個或十幾個果實,佔地面積約半平方米,而用科學調配好各種成份營養液培養出來的西紅柿,經常聽歡快的音樂,多用溫暖的陽光照射,培植出來的西紅柿樹,居然結出13000個果實,佔地12平方米,像一顆樹一樣。這就是不同的方法培植出不同的結果。李衛非常佩服釋迦牟尼,他是一個教育家,以正向激勵為主,寬容別人犯第一次錯誤的人,他寬容以鼓勵為主,但制訂戒律有原則而不縱容,結果在他正向激勵的培養下,培養出了多個大智者。李衛研究古今中外所有的早期教育專家的教育案例,包括蒙臺梭利、木村久一、七田真博士、中國的周弘等人,都是承認個性,承認差異,對人不做完美要求,正向激勵,鼓勵進步,結果培養出來的人反而性格更完美,有創造力,智商情商逆商同步發展,而不是像中國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中方仲永一般,或者像當今某些大學生,智商高,情商低,溝通能力極差,缺乏愛心和責任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