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至伊麗莎白女王晚期和詹姆斯一世即位時,英國君主專制的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伊麗莎白女王晚期的英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腐敗和混亂,日漸嚴重,而與此同時,資產階級和從事資本主義經營的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壯大,他們對於專制君主的橫徵暴斂,以及特權公司依仗王權壟斷重要的商業貿易等腐敗行為,不再甘心忍受。而此時,英國在國內外的宿敵也已被打倒:在國內,十六世紀中葉的宗教改革,天主教的高階僧侶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在國外,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大大削弱了西班牙的威脅,所以,資產階級及一部分貴族已不再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君主保護。相反,他們對其自身利益的維護,同專制君主統治之間的矛盾,日益上升到首要的地位。

失去了商人和一部分中小貴族鄉紳的支援,君主專制制度逐漸喪失了它的統治基礎。當時就有人指出,正如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時候必然會死亡一樣,君主專制政體到了一定的時候,也必然會崩潰的。英國的君主專制經過了十六世紀的鼎盛時期,到詹姆斯一世即位時,已瀕臨瓦解了。

具體來說,英國國王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清教的興起。在詹姆斯一世統治時期,在議會的議員中,“清教徒”的人數佔議會總人數的3/4。“清教徒”於16世紀60年開始活動,他們是極端的新教徒,“清教徒”思想的核心是關於宗教信仰和宗教管理制度方面的。它的中心思想是,要求將英國國教加以“淨化”,將其中的天主教殘餘因素徹底“清除”掉。他們比一般的新教教徒即英國國教更加激進,具有更強烈的新教意識。清教思想以其激進的內容,吸引了許多社會中下層對現實不滿的人,越來越多的世俗人士對它表示支援。清教徒在伊麗莎白女王后期,已經開始在議會下院對女王的權威發起挑戰。而作為英國國教的領袖,伊麗莎白女王對待清教徒十分嚴厲,到了伊麗莎白統治末期,清教徒則利用議會與君王進行對抗。都鐸朝末期和斯圖亞特朝建立之初,議會下院中的清教徒議員越來越多,其勢力已大大加強,對英王形成強大的挑戰和牽制。清教徒和新興的鄉紳階層,幾乎是融為一體的,他們的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開始不斷上升,實力日益增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