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但是,到了宋元之後,尤其是在明朝,事情起了變化。這個時期的道教,漸漸走入了一條死衚衕。道士們要麼眼光太高,只盯著金鑾殿上那幾個昏君的寶座。用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把皇帝騙得暈暈乎乎的;要麼眼光又太低,拼命去迎合下層民眾的迷信,專門去搞些裝神弄鬼的勾當蒙錢。這些東西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短線操作,缺乏長期的眼光。皇帝不是個個都好騙的。而下層的民眾,稍微多受點教育,自然就知道狐狸只是一種不太討人喜歡的小動物而已,用不著揮著桃木劍喊打喊殺。

這一點和尚們就做得比較好。下層民眾的工作,他們做得不比道士們遜色。但與此同時,他們更注重發展自己的理論知識。就算那些鼻子朝天的孔子門生,也不得不承認,佛家的東西還是很有道理的。歷來的儒學大師,如明朝大儒王陽明、陸九淵等,都從佛家那邊吸取了不少功力。

隨著教內人才的逐步枯竭,道教的理論慢慢地停滯不前。從明朝以來,越來越顯得等而下之。儒家的讀書人,往往帶著冷笑,袖著手站在旁邊,看著道士在昏君面前裝神弄鬼地忙個不停。心裡盤算著等昏君歸天后,如何才能砍掉這顆戴著華陽巾的人頭。

對於道士們的扶乩、捉鬼、算命、風水等勾當,真正的讀書人更是不屑一顧。他們之所以還能容忍這些東西存在,一是覺得這些東西,多少可以對想做壞事的人起到嚇阻作用;二來呢,下等人迷信,我等偏偏不信,更能顯示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智力優勢!——這大概也是歷來儒家人士自己不信“怪力亂神”,卻多半不反對家人相信的主要原因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