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王嚞還是王中孚小朋友的時候,家中頗為殷實。從他的名字看,他父親對他的期望不高,老老實實做箇中產階級,守住家業,不孚父望即可。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家裡日子過得正滋潤的時候,不巧碰到了金人入佔北方,改朝換代了。

大兵之後,必有荒年。王家殷實,所以便被鄰近的窮哥們,不客氣地吃了大戶,最終自己也變成了窮哥們中一員。據說,王中孚先生當年雖然年輕,但心地善良。他對前來幫忙的官兵說:“算了吧,吃都吃了,就不要追究了。俺不忍心把那些窮哥們置於死地呀!”

大家聽了這話,都覺得王中孚先生大有古風。如果要出家,肯定會成為一流的和尚。事實證明,眾人的感覺只對了一半。後來王中孚先生的確成了個一流的出家人,不過是個道士。——一個非常像和尚的道士。

雖然家道中落,但當時如果你建議王中孚先生去出家,說不定他會給你一個嘴巴:俺王秀才是要當官的,而且要當大官,這樣才可以“致君堯舜上”,救萬民於水火嘛!出家這種自私的行為,可以讓俺實現這一遠大理想麼?

於是王中孚先生去參加科舉考試。當時大宋已經沒有了,王秀才參加的是哪家的科舉呢?“大齊國”的!當時金國剛佔領了宋朝北部,覺得一把攬過來怪不好意思。便像日本人後來在東北搞滿洲國一樣,扶植了個漢奸劉豫,成立了一個“大齊國”。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平時提及民族大義個個都是文天祥。但一看到別人祭出了科舉考試這個誘餌,馬上成了軟脊樑的錢謙益。民族大義當然重要,但比起考科舉做官來,便不得不退居次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