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和日本人把競爭焦點集中在行動式數字播放器上?管窺捷豹,蘋果iPod反映出一個國家GDP和國民收入之間的區別,也反映出國民收入和國民生活狀態之間的關係。 一個國家GDP主要由兩部分構成:1、自然資源,也就是對物質的投資和消耗;2、社會資源,也就是人的成本,對人的投資和消耗,也就是國民收入。 一個國家的GDP中,物質資源消耗小,那麼國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就大,就像美國;物質資源消耗大,那麼國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就小,就像中國。比如說,我們在中國,買一個iPod花費是2000元人民幣(299美元款),一臺冰箱花費是2000元人民幣,1噸小麥是2000元人民幣。 那麼,這三個產品創造的GDP類似,但是消耗的物質資源則有巨大的不同。 一個iPod的體積很小,重量很輕,也就是物質消耗很少。 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的GDP都轉化成為國民收入。 那麼,生產一臺冰箱需要有生產組裝基地,而且冰箱用的外表鐵皮需要經過挖礦、冶煉、軋板、切割、噴塗、運輸等多道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水、資源和能源礦產等等資源,人力資源只能夠佔其中的一小部分。生產一噸小麥,需要一畝土質優良的高產田使用優質種子,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耗用大量的水資源,施用化肥和農藥,兩季才能夠生產出來,人力資源同樣只能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那麼,美國生產iPod,國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就高,假設達到80%,合1600元;中國生產冰箱,國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就低,假設只有20%,合400元。 那麼,即使美國和中國的人口相同、GDP相同,美國的國民收入也是中國的4倍。而像中美這樣的大國,都必須自己生產糧食,那麼美國怎麼辦? 透過大量的科技投入(絕大部分最終轉化為國民收入),減少每畝土地上的水、農藥和化肥投入(減少物質資源消耗),並且透過大農場讓每個農民管理更多的土地,然後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 當然,中國仍然是傳統作業方法,而且用上高價的種子、化肥、農藥後,如果碰到天氣不好,農民的收入風險更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