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吃人是統治者的惡行,儒家反對吃人。《禮記·明堂位》上講:“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殷紂王吃人,周公就輔佐武王討伐他。

有人說:儒家空談——

孔子說:“行動在先,說話在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又說: “沒有仁德,光有口才有什麼用呢?”(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說:儒家虛偽——

孔子說:“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仁德,那禮還對他有什麼意義呢?”(人而不仁,如禮何)“花言巧語討好人,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巧言令色,鮮矣仁)

有人說:儒家思想死板——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符合正義就行。”(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君子守信用,但不要拘泥於小信用。”(君子守信,但不拘於小信)子夏也認為:“大德方面不出問題,小德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有人說:儒家只講道德,不講法治——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孔子並非反對法治,他不可能主張“對殺人放火的人,教育教育就算了。”孔子說:君子心懷法度(君子懷刑)。又說:對人不教育就誅殺是暴虐(不教而殺謂之虐)。那麼,孔子究竟怎樣看待德與法呢?說白了:就是要先教育,後懲罰,不要動輒逮捕抓人。他認為:用政令禁止,法律懲罰的手段,人民會因為懼怕而免於犯罪,卻無羞恥之心。用道德、禮儀來教育民眾,人民才會知道羞恥而免於犯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