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赫德認為:“而無奈瓜分政策,又不可遽實行於今日。”“故義和團之運動,實由其愛國之心所發,以強中國,拒外人為目的者也。”他在日後還承認:“人民群眾的武裝起義保全了帝國的領土完整,它們使外國列強懾於群眾起義,特別是在經歷了義和團起義的恐怖以後,列強放棄了瓜分中國的希望。”赫德身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也比德皇具備瞭解中國的條件。法國議員的演講詞為:中國“民氣堅勁,殊非印度。”“吾故謂瓜分之說,不啻夢囈也。”英國外部副大臣講:“團匪之事即可取以為鑑,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者待中國也。”此外還有輿論,如:奧京報上說:“各國其慎思所以待華人之法,勿重蹈前四十年中之所為。”凡此種種,難道是“瓦德西個人的觀感”嗎?

因此,袁偉時的說法顯然片面。

四,義和團要遵守《國際法》和不平等條約嗎?

袁偉時批判義和團不守《國際法》,他認為:對義和團“進攻使館區”進行肯定,“是對國際法的無知”。義和團破壞了“正常國際關係”。他還說:“國際條約是有法律效力的。人們可以指責這些規則和條約是列強主導下形成的”,“可是,在沒有修改以前,我們仍然不得不遵守它,否則就會造成不應有的混亂,歸根到底不利於弱國和多數民眾。”

這種指控太荒謬了,義和團根本沒有學《國際法》的可能,就好比袁偉時沒有凌空720度的可能一樣。當年,世界列強到處燒殺搶掠,有點良心的人,會用《國際法》約束被壓迫者反抗嗎?而且,按照他的邏輯,可以得出以下豬狗不如的結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