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詩中提到的“王姬”,是周王之女的專稱,這個稱呼至少流行到戰國後期。在那禮崩樂壞之際,“同姓不婚”觀念逐漸淡薄,女子稱謂中對姓的強調也不再那麼固定,再加上亂世中社會管理混亂,許多慕姬姓稱謂高貴華美的女子也不在乎自己姓不姓姬就冒稱起來,誰知此風成尚,到最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姬”這一度至高無上的古姓最終竟演變成為少女的代稱。“王姬”的稱號不再顯眼特別,王女才逐漸稱起了“公主”。而且,公主這個稱號也和周代的禮俗有關——周王之女當嫁於諸侯,而在細緻入微的禮法中,為了體現周王對親家諸侯的尊重,周王就刻意“避讓”自己至高無上的身份,所以不會親自為女兒主持昏禮,而請另外一位同宗或同姓的諸侯代勞。諸侯被尊稱為“公”,故此,“由公主婚”的王姬逐漸被稱為“公主”;同樣的道理,諸侯之女嫁於諸侯,身份相當,自然可以由自己的父親主昏,所以諸侯之女便被稱做“翁主”。

周滅殷商,接手了偌大的家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去管理。而打到天下的武王卻子嗣稀少,他本人四十開外才有了嫡子。好在其父文王子嗣眾多,能夠為大周的基業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手,從而順利促成了殷商邦盟制向周代分封制的轉變,奠定了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的歷史性進步。在那時,振興家邦的職責並不僅僅是周室男子的專屬,諸位王姬也以比較靜息的方式默默投入了自己的貢獻。自古天下創業中男女都不能置身世外,只是男人拼性命,女人拼身家,對王姬來說,她們唯一能為家國奉獻的方式便是自己的婚姻。武王的嫡子見諸史冊者只有兩位,分別是即將承擔天下重任的太子誦和封得近畿重地的王子虞。除此外,史料中還可以看到武王的兩個女兒,自然,她們也承擔起了沉重的歷史使命——長女太姬嫁帝舜後裔胡公於陳,太姬之妹在若干年後也踏上了遠去齊國的征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