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點說明:前面《楊嗣昌評述》中提到過,左良玉打的、最終記到了楊嗣昌功勞簿上的這場瑪瑙山大捷,這裡詳細說一下。另外,前文所記這場仗是崇禎十三年二月七日打的,這裡的記述是崇禎十三年六月打的,《明史》中只記載是崇禎十三年春季,《明史紀事本末》中也說是崇禎十三年二月,鑑於目前參考的三種記述中的四個記載中有三個是二月,這裡姑且採信這場殲滅戰是崇禎十三年二月發生的;關於戰果,前文記載的戰績是三千六百二十級,這裡是“萬級”,《明史》中只說是大敗流寇,賊人死傷“無算”,《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也是“斬首萬級”,總之出入很大,儘管如上所述四分之三的記載是“斬首萬級”,但是我仍然更傾向於相信少的那一個,因為需冒報功和殺良冒功是歷代邊將們慣用的技術手段,老兵油子左良玉更是此中高手。

最近一段時間的記述中,提到左良玉的“勝利”、“戰功”或者是“大捷”時,往往墊腳的都是張獻忠。特別是崇禎朝最後幾年時間裡,張頭領只要碰到左總兵,不鼻青臉腫滿山跑的時候少。

崇禎十二年七月,張獻忠降而復叛。左良玉、羅岱兩軍尾隨追擊,不幸於湖北羅猴山遭遇流寇伏擊,羅岱將軍陣亡,左良玉大敗。

崇禎十三年閏正月,左良玉整合部隊於枸坪關大敗張獻忠所部,流寇向西逃竄。左良玉請命從漢陽、西鄉進入四川尾隨追擊。但楊嗣昌的計劃是,命令陝西總督鄭崇儉率賀人龍、李國奇從西鄉入川,而命令左良玉駐軍興平,派遣小部隊追擊,左良玉不聽。楊嗣昌移文左良玉:“以目前的情勢看,敵人似乎不會竄入四川,仍然會逃往陝西。將軍從漢陽、西鄉入川,萬一敵人從舊路馳返平利,仍然會回軍鄖陽,屆時恐怕無法抵禦。否則走寧昌,進入歸、巫,與羅汝才所部匯合,我軍以大將尾追,促使敵人重返湖北,恐非萬全之策。”左良玉迴文說:“四川土地肥沃人民富庶,如果放任流寇渡河入川,日後恐怕難以節制。從利益角度分析,流寇入川后可以一路搶掠得到糧食,鄖陽飽經戰亂,已經沒有可以掠奪的糧食了,所以非常明顯,敵人是肯定不會回竄湖北的。兵者,合則強,分則弱。現在已經將劉國能、李萬慶二部留守鄖陽,如果再分三千人入川,即使駐紮在興平,兵力也極其單薄,敵人來了的話又如何抵禦?現在應該出其不意發動追殲,一次大創則流寇自然瓦解,即便殘部逃回鄖陽,那地方本來就人跡斷絕,流寇又從哪兒得到糧食呢?而且鄖陽兵扼之於前,陝西兵扼之於右,敵人勢必無法回竄。寧昌一路又險又遠,張羅肯定不會去的。倘若勢窮而歸,則敵人必然內訌,其亡立見。”應付過楊嗣昌後,左良玉於二月初率兵進抵四川境界之漁溪渡。楊嗣昌知道自己管不了他,他說的又有道理,也就不管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