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關於盧大人的身後事,《明史》的記載是,高起潛聽說盧象升兵敗殉國,一溜煙兒就跑了。但是也因此說不清盧大人是怎麼死的,楊嗣昌不信,派了三名巡邏兵前往檢視。其中一為名叫俞振龍計程車兵回報說盧大人確實戰死了。楊嗣昌大怒,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眼看就要打死了,俞振龍張目大呼:“天道神明,無枉忠臣。”後來楊廷麟在戰場上找到了盧大人的遺體,大人頭戴白網巾、鎧甲之下仍然穿著麻衣孝服,一位士兵遠遠地看到便哭著說這是盧大人啊。附近三郡百姓聽說大人殉國,無不痛哭失聲。順德知府於潁據實上報,楊嗣昌故意拖延阻撓,八十天之後盧大人才被收殮下葬。轉年,盧大人的妻子王氏為大人請求朝廷卹典,不許,又明年,盧象晉、盧象觀再請卹典,仍不許。直到楊嗣昌敗亡後,朝廷才有人敢為盧大人說話,也才追贈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蔭一子為世襲錦衣衛千戶。到了南明福王的“大平反時代”,才建祠祭祀,追諡盧象升號“忠烈”。諡法雲:事君盡節曰忠、殺身報國曰忠、死衛社稷曰忠;戎業有光曰烈、宏濟生民曰烈、有功安民曰烈。盧大人千古。

盧氏一門,盧象晉後出家為僧,盧象觀、盧象同相繼為國殉難,先後赴難者多達百人。堪稱滿門忠烈。

在這裡楊嗣昌這個人很關鍵也很複雜,後面到他兵敗身亡時再詳細談。縱觀楊嗣昌與盧象升的矛盾,主要還是對待時局、處理國事的觀點不同。但無論如何這是屬於“君子之爭”的範疇,當然他後面的做法非藏不地道。這裡僅就“戰”與“和”說一下小秋的淺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