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國人更多的相信武力是有侷限的,使用武力的過程對自己是有害的的。所以說兵兇戰危,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那麼對於社會上數量廣大的弱勢群體,光靠武力去統治是不可以的,起碼要懂得尊重弱勢群體的權益。是不是所有統治者都做到了這一點是一碼事,但是比較有頭腦的政治家是清楚這一點的。李世民就告訴他的子孫,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天下至弱者是水,至強者還是水,不要當老百姓是隨便捏的麵糰。

當然在這一點上是需要中庸的,雖然黃帝和大禹的時代都沒人說過中庸這個詞,我相信在他們那時已經理解這種意思。對於武力而言,不能迷信,但是又不能沒有尚武精神。也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既不能狂熱的認為自己的武力天下無敵,又不能唯唯諾諾對於外來的軍事壓力逆來順受。秦偏執於前者,宋又更靠近後者。中庸,實際上是很難達到的境界。

日期:2009-02-17 07:17:51

海洋國家的時代

之所以說文化的作用不應當過度高估,因為還有地理因素的巨大影響。僅以英法德三國為例,這三個國家歷史長度差不多,都比較早的擺脫了天主教影響,領土面積和人口相差也不大。然而三個國家在長達四百年的歐洲文明擴張期獲得的殖民地與財富卻相差懸殊。如果我們仔細比較的話,至少能夠發現兩點規律。第一,距離美洲越遠的國家,發展越慢。第二,越靠近歐洲的中心位置,發展越困難。在第二章已經提到,歐洲本身是個大半島。因此第二條規律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表述,那就是:海岸線越短的國家,發展越困難。何以如此呢?第一條規律是很好理解的,距離美洲越遠,從美洲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少。缺少了外部的輸血,其發展自然會相對緩慢。至於第二條,這就體現了海洋對於一個國家政治生活的巨大影響。這種影響的具體分析,筆者數年前曾在解析世界近代史的文章《大陸猜想》中專門闡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下載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海洋國家在政治上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穩定性,這一點是大陸國家難以具備的。這種穩定性有利於其海外擴張,同時海洋國家在擴張的過程中所“複製”出來的國家,也往往具有這種穩定性,比如澳大利亞和美國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