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3-06 17:39:58

開始更新:

漢朝以孝治天下。史書說桓帝死時,有些虛偽的奸佞小人,他們既不是漢室宗親,也未擔任任何官職,沒有享受朝廷俸祿,更沒有受過桓帝的任何恩惠。然而他們在桓帝死時卻裝出異常悲痛的樣子,如自家死了父母一般,桓帝死後葬在宣陵,他們便在宣陵旁守孝,被稱作“宣陵孝子”。靈帝把他們一律任命為二百石的太子舍人,如三署郎中一樣擔任“更直宿衛”之職。既然冒充孝子可任官職,奸佞小人便投機取巧,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竇太后駕崩,她的棺柩抬上喪車往宣陵安葬時,他們接前往冒充孝子,東郡有一位犯通姦罪的逃亡犯竟然也混進孝子行列之中,幸而被原籍的縣府追查逮捕,他才服罪。蔡邕說像這一類弄虛作假的骯髒行徑,難以勝數(虛偽雜穢,難得勝言)。

史書說靈帝“好微行”。靈帝的微行並非我們所想象的微服私訪,只不過是在遊玩中取樂罷了。靈帝只顧得四處遊玩,竟然連往宗廟祭祀祖宗和到郊外祭祀天地這種大事都忘記了。恰逢當時頻繁發生“雷霆疾風,傷樹拔木,地震、隕(隕石)雹(冰雹)、蝗蟲之害”,加上鮮卑人犯境,靈帝制書引咎,詔令群臣上書陳述施政的要領。大儒蔡邕藉機上書靈帝,說“迎氣五郊,清廟祭祀、養老辟雍,皆帝者之大業,祖宗所祗奉也”;建議皇帝虛心納諫,求賢勸忠,平章賞罰,考察官員優劣,反對皇帝任用鴻都門的藝術家們,並說宣陵孝子與桓帝“本非骨肉,既無幸私之恩,又無祿仕之實”,況且“孝文皇帝制喪服三十六日,雖繼體之君,父子至親,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從制,不敢逾越”。認為他們長期為桓帝守孝,其“惻隱之心,義無所依”,“宜遣歸田裡,以明詐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