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返回

搜尋 繁體

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中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物件。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讚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鑽石》《跳水》《窮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語文S版小學語文書。

列夫·托爾斯泰的全部作品集

戰爭與和平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戰爭與和平》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複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佈局。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遊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小說《戰爭與和平》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和別朱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初到二十年代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

幼年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幼年》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一八XX年八月十二日……也就是我過十歲生日,得到那麼珍奇的禮品以後的第三天,早晨七點鐘,卡爾-伊凡內奇用棍子上綁著糖紙做的蠅拍就在我的頭上面打蒼蠅,把我驚醒了。他打得那麼笨,不但碰著了掛在柞木床架上的我的守護神的聖像,而且讓死蒼蠅一直落到我的腦袋上。我從被子下面伸出鼻子,用手扶穩還在搖擺的聖像,把那隻死蒼蠅扔到地板上,用雖然睡意惺論、卻含著怒意的眼光看了卡爾-伊凡內奇一眼。他呢,身上穿著花布棉袍,腰裡束著同樣料子做的腰帶,頭上戴著紅毛線織的帶纓小圓帽,腳上穿著山羊皮靴,繼續順著牆邊走來走去,瞅準蒼蠅,啪啪地打著。

復活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復活》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長篇小說《復活》(1889~1899)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節的基礎是真實的案件。貴族青年聶赫留道夫誘姦姑母家中養女、農家姑娘卡秋莎·瑪斯洛娃,導致她淪為妓女;而當她被誣為謀財害命時,他卻以陪審員身份出席法庭審判她。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當時社會卻有典型意義。小說一方面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面則是借聶赫留道夫的經歷和見聞,展示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面,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過,作品的後面部分,漸漸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托爾斯泰的力量和弱點,在這裡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表現。

安娜·卡列寧娜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安娜·卡列寧娜》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弗龍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萊溫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深受我國讀者喜愛,它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