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返回

搜尋 繁體

赫爾曼·沃克

赫爾曼·沃克 1952年,憑藉《凱恩艦譁變》獲得普利策文學獎。 191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為俄裔猶太移民。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哲學,珍珠港事件後,參加美國海軍,在一艘驅逐艦上參加了南太平洋的戰事。 退役後,專事創作,先後在九部長篇小說、四個劇本、一部電影劇本和一部猶太人研究專著出版。《紐約時報》評價,“僅憑《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便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赫爾曼·沃克的全部作品集

凱恩艦譁變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凱恩艦譁變》作者是赫爾曼·沃克。在凱恩艦這艘近乎於報廢的老式戰艦上,卻爆發了美國海軍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譁變事件。以副艦長馬里克為首的譁變一方,到底是富有責任感和正義感、救軍艦於危難之中的英雄,還是陰謀蓄意叛變的暴徒?抑或是不堪忍受暴君統治、奮起反抗的自由戰士?艦長奎格,是個剛愎自用的獨裁者,還是懦弱膽小的怕死鬼?是一位因巨大壓力導致精神失常的偏執狂,還是一位真正的優秀軍人、一位在盡職盡責保衛著這個國家的沉默英雄?

戰爭風雲(1939-1941)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戰爭風雲(1939-1941)》作者是赫爾曼·沃克。《戰爭風雲(1939-1941)》及姊妹篇《戰爭與回憶(1941-1945)》,是現代文學史上全景式展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真實程序的規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盡很大的努力給一次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描繪一幅真實的、宏偉的圖景”。書中人物眾多,上至各交戰國最高領導人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從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為止,涉及大多數主要戰場和重要事件。作品中涉入的戰史,都是真實的;所引的數字材料,都是可靠的;興凡顯赫人物的言語行事,也都是出自正史——凡此種種,加上作者感人至深的文學手法,鑄成了這部“史詩風範的長篇小說”。

戰爭與回憶(1941-1945)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戰爭與回憶(1941-1945)》作者是赫爾曼·沃克。《戰爭與回憶》是一部歷史傳奇。主題寫第二次世界大戰,觀點是美國的。《戰爭風雲》是序幕,出版於一九七一年,透過描繪一系列導致珍珠港事變的事件,為本書定下了歷史的骨架。《戰爭與回憶}}是一部關於美國作戰的小說——從珍珠港到廣島。這是我要敘述的主要故事。我當然希望即使在這繁忙的年代裡,有些讀者能擠出時間看這兩部小說,但《戰爭與回憶》本身自成一個故事,不看序幕也看得下去。這兩部小說的主題是一個。它清楚地表現在維克多。亨利評論萊特灣戰役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中:“要麼結束戰爭,要麼我們完蛋。”我運用小說藝術的色彩和動作來表現這一主題,使“能走路的人個個讀得懂”,並記住在這場最糟的世界性災難中發生了些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