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返回

搜尋 繁體

高木彬光

高木彬光,日本名推理小說作家,與江戶川亂步、佐野洋、森村誠一和橫溝正史並稱日本推理文壇五虎將。高木彬光本名誠一,1920年生於日本青森市。畢業於東京大學。他於1948年發表處女作《刺青殺人事件》,小說構思新穎,手法獨特,一炮打響後走上專業作家道路。1961年發表了代表作《破戒裁判》,開拓了推理小說在法律題材上的新領域。小說塑造了一個有正義感的律師,歌頌了人道主義精神。另一部小說《能面殺人案件》獲日本推理作傢俱樂部獎。高木彬光一共寫了60多部推理小說,如《鬼面謀殺案》、《女富翁的遺產》等。於1995年逝世,享年75歲。

高木彬光的全部作品集

螳螂的熱情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螳螂的熱情》作者是高木彬光。將殺人藍圖付諸實行的機會終於來臨了……吉澤惠子在三個月之間,絞盡一切腦力,完成所有準備,就是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只要不碰上千分之一,不,萬分之一的無法預料到之不幸,若巧妙運用此機會,她自信計劃應該會成功!惠子並未考慮百分之百的完全犯罪能夠達成,但,很奇妙的,她覺得百分之九十九的完全犯罪應該能夠做到。不管是警察或檢察官,都只是普通人,絕非千里眼——這是她如此推定的根據。更何況,向他們提供判斷資料的證人或事件關係者,通常不但不是千里眼,更只有平均值以下的觀察力……

紋身殺人事件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紋身殺人事件》作者是高木彬光。很少人知道紋身的美麗,而為這種秘密紋在面板之藝術所感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很可能是由於先入為主的偏見所造成的,譬如:看到街上的粗工或販夫走卒之類的古銅色面板上,有著生手所紋的黝黑的蚯蚓後,即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紋身;或者認為不論男女,凡是紋身者皆為流氓、兇惡的罪犯,要不然就是居於下層階級的人渣,以及人生戰場上的失敗者,他們無視於嚴肅的歷史真相,甚至矇蔽了自己的眼睛。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通常是以上兩者之一。然而在綿延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對於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是很難尋找其根源的,不如相信其來有自還來得妥當些。美國某一心理學家就曾說過:“紋身為性慾的表現。”

明顯的殺意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明顯的殺意》作者是高木彬光。田沼律師看好這塊土地,買了其中相當大的一片,蓋了幾所房子,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不過,當時私立電車好容易才通車,到了晚上,車輪碰撞鐵軌的隆隆聲響混雜著遠處傳來的狐狸的叫聲,這兒只不過是落荒的東京近郊而已。幾乎人人都笑話他是東施效顰,自討苦吃;可是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不失為一筆有先見之明的好投資。

大烏鴉傳奇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大烏鴉傳奇》作者是高木彬光。回到久未造訪的故鄉,沒想到居然受到如此的愛戴。大概是地方上的小城鎮,出了第一個推理小說家,所以顯得格外稀奇。一下子被拉去演講,一下子又在地方報紙上發表談話,還附帶照片;昔日的老友也登門拜訪,這使得向來靦腆的我,真的覺得手足無措,困窘萬分。可是無論如何我還是想來看看這個漁村。因此回東京時,在中弦N站下車,改搭冷清的私鐵,繼續了兩個多鐘頭的火車之旅。然後又坐了一天只有來回兩班的木炭公車,搖搖晃晃地來到這個小漁村。

魔咒之家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魔咒之家》作者是高木彬光。彷彿滲入鮮血的陽光照射下,奧武藏野的紅葉,今天的色澤也更為鮮豔了。沒有風,卻是沁骨的寒意。路旁的銀杏,枝梢婆娑作響,三、四片被風雨蝕壞的病葉,恰似飛舞著金色翅膀的可憐蝴蝶,在微風中飄落。橫越過楢樹林、小徑,再次左轉,折入樺樹林中。踩在落葉追地的路面,我的腳步聲並無多大的反響,劃破周遭寂靜的只是被驚嚇而飛起的烏鴉振翅聲。為何選擇這樣的捷徑呢?我已後悔自己的輕率……

能面殺人事件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能面殺人事件》作者是高木彬光。戰爭結束的第二年1946年的夏天,我在神奈川縣三浦半島的一處海水浴牆,偶然遇到了高中時代的朋友柳光一。他從大學的理學院化學系畢業以後,應徵到緬甸度過了一段戰爭生活,最近剛剛復員回國。面我,因為身體孱弱,入伍的當夭,就被遣送回鄉,從那以後,在軍需工廠當技師。戰爭結束以後,我離開了工廠,一直住在三浦半島海濱的“海濱飯店”裡。

零的蜜月(陰謀發生在新婚之夜)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零的蜜月(陰謀發生在新婚之夜)》作者是高木彬光。尾形悅子背向著蔚藍的天空,緊咬著嘴唇,不停地打掃著院子。她出神地凝視著黑色的地面,認真而又機械地將枯葉掃在一起。鄰居上音樂學院的女孩子正彈著鋼琴。琴聲劃破星期日清晨的寧靜,流洩進來。她彈得很用功,連在前不久才結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這琴聲也一刻未曾停止過。剛才開始反覆彈奏的是肖邦的練習曲——作品十的第三段:《離別曲》。悅子暗自默默地希望她轉到別的曲子上去,免得這憂鬱哀婉的旋律過於攪亂她的心。這支曲子的離別、哀傷的調子裡,溶化著愛和被愛的追憶,這對於悅子是難耐的。那次離別沒有給自己留下甜蜜的記憶,相反的只是心靈的創傷。唉!同樣是肖邦的曲子,為什麼不彈奏鳴曲《葬送》呢?這倒符合自己現在的心境啊!

破戒裁判

外國 / 排行榜 連載

《破戒裁判》作者是高木彬光。我作為東洋報社的法庭記者出入東京地方法院,已有十多年了。時間過的真快,我的名字米田友一,在這裡的記者俱樂部的花名冊上,已經成為資格最老的一員。這裡,沒有事件記者那種豐富多彩的熱烈氣氛和那種爭分奪秒的忙碌景象。這裡的採訪工作,從上午十點開始,到下午三點結束。偶爾延長到五點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的,但那是例外中的例外。對新聞記者來說,堪稱例外的事情,另外還有一些。第一,我們寫作的稿件,幾乎都不能上報紙。因為這裡審理的案件,百分之九十九都已經喪失了新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