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陽明大師一生多舛,無妄的牢獄、脆弱的身體都沒能打倒他。我認為從大師格竹嘔血到龍場悟道再到天泉證道,已為我們指明瞭修齊治平的方法: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是的,年青人有此覺悟很好。只是陽明心學雖然是高揚‘心即理,吾性自足’,但卻又是堅決反對自是自高,力斥任何奮其私智的自了漢。很多人會誤入歧途,染上放逸的偽王學後徒的隨便作風。你需多加註意才是。”

“謝謝陳老師教誨。”

“除了心學以外,聽惠君說你還看了不少書?”

“惠君亂說了,我高中是學文科的,都是隨便看看,看的也比較雜。上學期主要看了《曾國藩》、《胡雪巖》還有一些武俠和佛家的書。”

“多看書好呀。心學決不是讓人獨尊其學,而更是要讓人博學。陽明自己也是初溺任俠、再溺騎射、三溺辭章、四溺神仙、五溺佛氏。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五溺就沒有大思家王陽明。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世上的儒者不見聖學之全,不知把三間房都為我用,見佛教割左邊一間,見道教割右邊一間,是舉一廢百。聖人與天地萬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所用,是為之大道。”

“老師說得太好了,我一直有個感覺,陽明大師在提出致良知之前的龍場悟道,與佛家的北秀南能太有異曲同工之妙了。神秀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慧能卻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