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所以他建議總理衙門說:可以與日本修約交好,通商立約,但是不能給日本西方列強同等的待遇。

李鴻章這個“中日友好,區別對待”的策略,從外交策略的角度來說,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的兩條理由卻都有很大的問題。

第一條就不靠譜。日本對中國沒有野心,這是胡扯。

李鴻章的這段話很讓人費解,因為與他此前的判斷有矛盾。早在1864年,他就曾分析說:“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國遠,而距中國近。我有以自立,則將附麗於我,窺西人之短長。我無以自強,則將效尤於彼,分西人之利藪。”應該說,這段分析是比較準確的,也與後面的歷史發展很是吻合,可是他為什麼事隔六年之後,對日本的判斷反而退步了呢?

分析起來,恐怕還是因為傳統的心態在作怪。李鴻章雖然對日本學習西方心存好感,但是還沒有料到日本會有日後的成就,與總理衙門一樣,他在骨子裡並沒有把日本當多大回事兒,只不過他對日本還是有所警惕罷了。

至於第二條,他之所以認為可以聯日抗西,則是受了柳原前光的欺騙。柳原前光在拜見李鴻章時,態度極其謙卑,言辭極其恭順,他還向李鴻章訴苦說他們受盡了西方列強的欺凌,希望大清帝國能夠看在都是亞洲國家的份上,與日本攜起手來共同對付那些強盜。

柳原前光很會裝,裝孫子裝得很像。他的謙恭讓李鴻章找到了天朝上國的感覺,多年來不見的老大感覺重新回來了,他的訴苦也讓李鴻章同心升起了一股強烈的同情,他的聯清抗西的提議也打中了李鴻章一貫的外交策略:以夷制夷。柳原前光的表演很出色,李鴻章如此精明的人也被忽悠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