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北京專條》上,第一條赫然寫著:日本這次出兵臺灣是“保民義舉”,“中國不指以為不是。”

真是太雷人了,這就是說,清政府不僅承認日本入侵臺灣是合法的,而且承認琉球(原是中國的藩屬國,後被日本強佔)是日本領土!

為什麼要這麼寫呢?難道草擬條約的這些人中文沒有學好?難道李鴻章不知道這個條款背後的含義?

當然不是。

草擬條約的這些官員,都是經過科舉考試層層選拔上來的,別的說不準,但文字功夫絕對是一流的,而李鴻章更是以擅長寫奏摺而著稱,是大清帝國為數不多的一流筆桿子。

那麼,為什麼會犯這樣低階而愚蠢的錯誤呢?

實在令人費解。

但是隻要你找到了破解這個謎底的鑰匙,一切都會順理成章。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結論:這個條款,並不是日本人強加的,而是大清帝國官員故意這麼寫的,包括李鴻章。

因為條文如果不這麼寫,就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面子,就是尊嚴,就是體制。為了得到它們,必須這麼寫,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面子問題是個老問題,有些年頭了。要面子也未必是件壞事,人要臉,樹要皮,何況一個國家,總是要些國體和聲望的,可是問題如果太在乎面子,為了面子傷了裡子,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和病態——死要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

理順一下思路,揭示隱藏在文字背後的邏輯。這是一個極其荒謬的邏輯。下面來演示一下李鴻章的推論過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