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一年是崇禎元年(1628年),天啟皇帝病死後,把帝國的爛攤子扔給了新皇帝。此時的中國政局可以用“危機四伏”四字來形容,時人將北方之虜、中原之寇、東南之夷盜並稱為“三大患”。在這三大患中,中原的農民起義最終推倒了大明帝國的最後一堵牆;北方的滿人漁翁得利、入主中原;在晚明的最後幾年裡,只有東南危機得以解決,這得益於帝國對海盜政策的調整。

在福建水師一敗塗地之時,熊文燦走馬上任福建巡撫。泉州府王猷上書熊文燦,稱鄭芝龍在與官兵的戰爭中,勝而不追,俘而不殺,據而不掠,有歸降之意,“一時剿難卒滅,撫或可安。”熊文燦當然也不想剛上臺就吃敗仗,倘若能招撫鄭芝龍,倒可以省卻很多事。那麼鄭芝龍又是怎麼想的呢?

鄭芝龍與顏思齊不同,顏思齊重在開拓海外事業,而鄭芝龍從一開始便確立了立足大陸的方針。他是個有抱負有雄心的年輕人,決不會滿足於在臺灣笨港那麼個小地方當海盜頭頭,而且自古以來,海盜有幾人有好下場呢?再說了,他本來就是個商人,先是在澳門經商,後又到日本平戶,被大海商李旦收為義子,在商業上前途無量。只是年輕氣盛,一腔熱血追隨顏思齊要革日本幕府的命未成功,這才落草為寇。所以在他執掌海盜集團後,便大力打造“新型海盜”的形象,不奸不淫,不殺人放火,跟官府打仗點到即止,並不趕盡殺絕,還不時傳遞願意受撫的意向。換句話說,求利要求大利,若是整天喊打喊殺,卻只圖個蠅頭小利,這有什麼意思呢?與海上貿易的鉅額財富相比,殺人放火搶劫,那才多大一點利益呀,鄭芝龍不屑於做這個。要在海上貿易上圖得大發展,必定得有資源才行。福建是中國最重要的外貿基地,背靠全中國的貨源,還有比這塊風水寶地更好的地方麼?要紮根福建,營造商業帝國,就得跟官府合作,投靠官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