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醫學的建立和發展,也是文明的重要內容,而世界各民族中最早的醫師,實際上就是巫師,所以在很多民族的詞彙中,巫師與巫醫(medicine man)的含義十分相近,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世本•作篇》、《呂氏春秋•勿躬》、以及《說文解字》釋“醫”都說“巫彭作醫”,《廣雅•釋詁》更明確地指出“醫,巫也”,可見在中國古代,巫和醫往往是一身二任,不能分割。在相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名醫歧伯的問答,而書中稱歧伯為“天師”,說明其身分也是巫師。正因為如此,孔子才說:“南人有言日,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38],是將巫醫視為同一類人。孟子也說過:“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39]孟子在此將巫與制棺材的匠人作對比,是明言前者系以醫人為職業,而後者則靠售棺材以謀利。

綜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結論:在中國原始社會後期,很多文明因素的創造和積累,都是與巫師的活動分不開的。

隨著氏族首領兼任巫師以及巫的職能的改變,代表氏族或部落的巫與民間的巫也就產生了差別。前者作為宗教新貴與世俗新貴相結合,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集團,即以後的祭司集團。筆者認為,在中國古史中的五帝時代或社會發展史中的酋邦時代,可以視為中國的祭司集團逐漸形成的時代。從這一歷史時期開始,如果我們仍然用“巫”來統稱氏族成員中的巫和氏族貴族兼任的巫,就不一定完全恰當了。對於前者,當然可以稱之為巫;對於後者,在學術界沒有討論出更好的名詞以前,筆者暫時稱之為“巫一祭司”集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