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對過,穿著白褂子的白媽媽在白色的太陽傘下伏在白色的冰棒箱上打著瞌睡做著白日夢,她身後的腳踏車修理鋪裡,李師傅的小兒子李多強和他的夥伴錢廣,正蹲在後屋裡的地上往鋼砂槍裡填火藥,瀏陽鞭炮散落了一地。

中午的時候,楊布拉過來說,昨晚他們在白雲觀附近打破頭的那個小夥,知道了強娃子他們是住在鄭州路上的,今天約好了人要來找他們辦脬子,這個辦脬子的意思在當年就是集尋釁滋事、報仇算賬、聚眾鬥毆一個總概念。布拉子說,那個小夥叫來幫忙的是北站的建華子,估計得過來七八個人,個個懷揣殺傷力很大的夾把,夾把是當年本地小夥對刀槍之類兇器的別稱。建華子是何許人?是年前剛從新疆監獄放回來的大哥,1983年嚴打以前的“西站四猛”之一,號稱“今世孟賁羅建華”,曾經在1982的西站廣場,演繹了一段春天滴血的故事,流傳甚遠。那一年他獨自一人提一把三八大蓋式軍刺,在西站大什字砍翻牛青,一戰成名,牛青同學在當年的西站是名聲最大的、用蘭州話來說是浪的最大地,混的最清楚地。

過去,這座城市的人們總是喜歡和習慣在男孩子的名字後面加一個“子”,這樣叫起來顯得親切,喊出來也乾脆利落,儘管在稱呼和發音上有些土。

這是一九八七年的夏天。這一年的夏天,不知哪個電影製片廠來到了蘭州,在鐵橋南北兩側,修築了以前我的堂哥西門旭東他們只是在電影上見過的碉堡和掩體,據說是要在蘭州拍攝一部喚作《彭大將軍》的電影。朋友們也許不知道,蘭州是一個很尷尬的城市,雖然有蜚聲海內外《讀者》雜誌社,雖然也有人文沉積的“敦煌研究院”,但是人們文化生活的枯燥卻在當年是無法否認的事實。那時候這裡的人們除了看幾場電影和跳幾步交誼舞就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可以豐富業餘生活了,當然了,喝酒是一直貫穿在他們的生存生活旋律中的音符節奏,至今不曾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那怕是滄海桑田地老天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