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11-12 18:41:36

大部分官員都不願為,唐知州為什麼又偏偏要為之呢?

這就是唐仲友的性格,固執、膽大加上一顆“夫子”之心。他不喜歡被人左右,又不喜歡與人過多交流,自己認定的事就非幹不可。

唐仲友是一把手,死活要架橋,手下諸官只好咬牙配合,情願不情願都得跟著幹。唐知州是總指揮,分攤工作,測量河道的寬度、深度、高度,匯成資料。

彙集這些資料後不只是用來估算架橋費用問題,而另有他用。

什麼用途呢?

唐仲友讓人根據資料得出實際所需橋樑的大小,然後按1:100的比例製成橋樑模型在水池中反覆試驗。隨著水池中水位的高低,然後來採取相應的方法調節船的高度。

調節船位高低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江面上不能因為架座浮橋而阻隔了船隻的通行,這可得不償失。古代水運相當於現在的汽運,那可是最主要的運輸大通道,此道一斷,物流就是致命的打擊。要想船隻在江面上照樣能通行的話就必須讓橋面與水面之間有相應的空間。

經過細緻研究,這個問題也得以解決。

當所有的試驗成大功告後後,唐仲友才決定在靈江中渡架浮橋。唐仲友《修中津橋記》上詳細介紹了修橋的整個過程,我分了幾個方面來細說一下,以此見證這段不同凡響的歷史。

先是在兩岸以巨石築堤,堤上有圓石倉形的四個繫纜樁。繫纜樁上有四根鐵鏈,用來拉住浮橋。堤上還有石獅11座,石浮圖2座,用來繫纜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