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估計張說寫這篇文章的原意是警示世人,結果,他自己以身試法成了警示後人的生動案例。

名義上,張說提拔幹部的標準是文采,但凡有文采的官員,即使惡行昭著(向他行賄)也不深究。實際上,有文采只是必要條件,更重要的是標準是誰是他一手提拔的嫡系弟子(這樣一起幹壞事更方便)。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就是文采蓋世,也一律不予考慮。

張說絕對是體面人,體面人搶奪財富不一定靠暴力,甚至不一定是貪汙受賄。除了這些,還有市場……

開元四年,一個名叫盧從願的寒門子弟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這位青年才俊拜張說為師後,幾年間就官至工部侍郎(副部級)。有了這樣的關鍵位置,盧從願經常借河工之名授意下官徵調農人去服徭役,因為農人手中有盧從願看中的土地。我們說過,封建時代的農人本就“站在齊頸深的水中,一陣細小的波浪就能將其湮滅”,當時的徭役一去就是幾年,又沒有任何報酬。在這幾年間,一旦有農人遇到“一陣細小的波浪”,盧從願便會從而降,要求購買破落農人的土地,幫助農人度過劫難。於是,盧從願這位青年才俊,很快就有了一個可以望文生義的綽號——“多田翁”。

開元初年,在以張說為首封建官僚輪番炒作之下,大唐帝國土地價格開始了一輪螺旋式飆升,即使貧瘠土地的價格也是武后年間沃壤價格的數倍。一批封建官僚卻獲得了“多田翁”、“地癖”一類的綽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