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天曆元年開始,武則天下詔,明確提出關津最大的作用是為官府養了很多懶人,不致力於勸課農桑(氓俗澆弊,浮惰者多),所以,必須禁絕關津稅,使得大雁翱翔時不再被迫停留、小鳥在自己的蝸居不再被侵擾(解其襟帶,欲使雁行靡拾,鶉居不擾)。

長安三年(703年),武則天批准了鳳閣舍人崔融的《請不稅關市疏》,廢掉了內地關津稅,僅留下了潼關等對外關津,關津基本定位為徵收對外貿易關稅。

在這篇辭藻華麗的奏疏中,崔融首先說明了商業的用處。商業讓人們自己去追求最後一分之利,所以,市場上才會有琳琅滿目的商品。

再次,崔融列舉了關津之弊:關津原為收繳商人納稅,現在卻很多卻已開始對過路的行人徵收買路錢(不限工商,行人盡稅),這是自古就有的路,是天下人的路,焉能為官家所獨佔(往古之時,淳樸未散,關防譏而不徵)?!

然後,崔融對武則天提出了警告。自古以來,所謂“關”是抵禦外敵所用,絕不是搶劫國人的利器!關津只是雁過拔毛、羈押行商船隻(納稅則檢覆,檢覆則遲留),我悠悠***,居然淪落斂財至此,悠悠千載,後人讀史論事,我們還有何顏面(今若不論商人通取諸色,濟濟盛朝,自取嗤笑)?!

最終,崔融對女皇提出了警告。如果繼續任由關津常年收取商稅,那就是因為小利而放棄“無為而治”的聖王之道,最終必然因小失大(況澆風久扇,徒欲禁末遊、規小利,豈知失玄默,亂大倫)。市場本是天下人的牟利之地,只有不徵稅才能給無業遊民以牟利之機,對市場徵稅會令人無處覓財,人們無處牟利必將引致天下大亂(市為聚人之地,稅市則人散,稅關則暴關,暴興則起異圖,人散則懷不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