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隋末戰爭中,大唐帝國的締造者李淵本就是關隴貴族,他和他的繼任者都無法也不可能剝奪自己依靠的物件。所以,西漢、南朝、隋朝授田都是“每丁百畝”,唯獨到了唐太宗這裡,改為按官職授田:從五品至正一品依官銜分別分配五頃到六十頃土地,六品以下按爵位可佔有五頃至一百頃。至於庶民,二十一歲以上“壯男”授田一百畝,至於寡婦、中男、老男、篤疾和廢疾,對不起,不在授田之列。

更為重要的是,但凡接受授田的庶民,都要從“狹鄉”遷往“寬鄉”。所謂“寬鄉”,就是富庶地區,是長安京城一環以內,是城裡;“狹鄉”就是土地貧瘠、無人耕種的地方,還要把戶籍遷出京城長安!即使在“寬鄉”,朝廷對“壯男”授田實際也只有每戶60畝授田,較隋朝及前朝各代公認的標準少了40%。

狹鄉幾畝土地本來就可以在寬鄉換到幾十畝土地,這哪裡還是“授田”,說是搶劫都嫌黑了點。

第二件事:帝國原是要有點規矩的,最大的規矩就是服從皇帝,包括所謂以敢於“直言犯諫”的魏徵!

為了確立皇族的統治地位,唐太宗命高士廉修訂《氏族志》,名義上是為魏晉以來計程車族高門確定門閥。高士廉是一個很懂事理的人,他在收集全國士族家譜、考證世系的基礎上弄出來一份《氏族志》。在最初的《氏族志》中,天下士族高門被分為九等,李姓皇族位列第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