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書,簡要回顧了孔子的一生。

孔子早年遊歷齊國,後在自己故鄉魯國成為相國,有感於國君魯定公好色荒政,前497年憤然離開魯國,開始了周曆列國的傳奇人生。十四年後,孔子終於結束了艱辛的遊說生涯,拖著六十八歲的殘弱之軀回到了鄉梓之地。漫長的流竄過程中,孔子有過成為王師的榮耀,也有飢寒交迫的困頓,甚至有拘禁受困的恥辱、險些被殺掉的風險。

我記得這本書的原因,不是因為它記述了孔子生平,而是因為它對孔子大加撻伐,罵孔子鄙視財富,要求人們安貧樂道。這本書的謾罵曾經讓我對孔子著實很有意見,按照這本書的邏輯,似乎就是孔子搞的我們窮了好幾千年,只要沒有孔子我們在戰國時代就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了。

真的是這樣嗎?

孔子曾大聲疾呼“罕言利”,所謂“罕言利”是“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對缺德世人的指責。所謂“安貧樂道”是“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是奉勸世人尊重規律,絕不能急功近利。

今天,除了孔子,我們還可以瞻仰那個時代的商人,子貢、范蠡、弦高、鄧拓……,那一個不是“富而好仁”、又有那一個不是“見利思義”?他們對財富、對金錢、對名利,何嘗有爆發戶式的淺薄?

道德價值當然高於物質利益,一個人、一個社會,如果失去了道德的價值,眼中只剩餘金錢,那就是一個赤裸裸的叢林社會,所有的掠奪都會沒有底線。這個時候,沒有人能擺脫利益的誘惑,整個社會除了錢,已經沒有其他任何東西有價值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