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史記》首先將西周滅亡歸咎於周厲王。在《史記》的描述中,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人,他驕奢淫逸,還不準別人說他壞話。人們在路上都不敢說話,在道路上互相對視以表達自己對周厲王的不滿(防民之口,勝於防川,……,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真的是這樣嗎?

成康之治後,依次有昭、穆、共、懿、孝、夷、厲七代周王,西周衰敗自昭王始。成康之治,周朝還對犬戎處於攻勢,但到周昭王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周昭王本人死於征伐犬戎的路途上,王畿鎬京的主力軍隊西六師也喪失殆盡;周穆王時期,犬戎已經從被動防守轉為主動進攻。

一旦西周對犬戎從攻勢改為守勢,王室也就難以維持在諸侯中的權威。

為防止犬戎西犯,周穆王開始不斷違背原則加強對西部諸侯的封賞。“恩惠換忠誠”本來就沒有確定標準,賜予西部諸侯的土地又只能從王室渭河流域土地分割,賞賜的土地越多,後續賞賜的可能性就越小、王室自身經濟基礎也就越差。從青銅銘文來看,周穆王為取悅西部諸侯採取行為已經超乎西周初年想象:冊封之禮,祭祀所用牛羊大約是西周初年的10-15倍;西部諸侯的王妃也遠遠超出了應該的數量。

日期:2012-08-22 22:05:38

我們同樣無法透過青銅銘文估計王室這種行為造成了多少惡果,不過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比較。周公或成康時代,王室的賞賜都是成片的土地,這時賞賜被稱為“土”;到了周穆王時期,青銅銘文中只記載王室賞賜小片土地,被稱為“田”。現存出土文物中有一件“大克鼎”,大克鼎記載了厲王前期的一次賞賜,賞賜給諸侯7塊“田”,而且都在邊緣地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