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南京政權有太多的理由將李自成看做死敵:

——李自成率領的“流賊”害死了先帝崇禎,大明二百多年的輝煌毀在這個陝西農民的手裡。

——農民軍對明朝官紳仇恨頗深,大肆拷掠已經投降的前明官員。

——李自成佔據黃河流域,又四處亂竄,直接對江南構成軍事威脅。

——大順軍的口號是“三年免徵”,大肆宣揚“無政府主義”,嚴重擾亂封建社會秩序。

如此看來,南京政權不可能與李自成“相逢一笑泯恩仇”,問題一下子變得簡單起來,弘光朝廷唯一需要決策的是將清政權看做敵人,還是朋友?

在這個問題上,南京政權的兩大實權人物——馬士英、史可法可謂不謀而合,他們的一致主張是“聯虜平寇”。

確切地說,馬士英、史可法的策略,出自他們對時局的錯覺。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山海關大戰以大順軍的全面潰敗而告終,李自成撤回北京,於二十九日倉促登基後向西逃竄。

從李自成攻陷北京算起,四十天後再次易主,著實令圍觀者大跌眼鏡,摸不著頭腦。

在這個重大的變故中,前明總兵吳三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陣前倒戈,清軍是不可能如此順利入關並佔領北京的。

這個反覆無常的總兵,給情報不明的南京造成了一種錯覺,馬士英、史可法都認為,吳三桂這麼做是“義舉”,他想借助清兵的力量光復大明王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