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商人,其實從華夏文明始,不管是帝王時期還是群雄割據時期,一直到如今其實都處於一種較為尷尬的地位。說他們 的地位尷尬,是因為商人從古至今就代表了“唯利是圖”總是與“道德”成一種對立的角度,但同時,大到國家,小到個 人,誰都離不開“利”誰也離不開“商”,這就形成了一種矛盾。但是我這裡倒是給了自古至今商人一個合理的定位,那 就是“夜壺”。“夜壺”的典故來自當年的香港經典電影《古惑仔》,裡面講到了“三聯幫主”跟“山雞”講的話,原話 我就不復述了,在這裡我稍作改編,其實商人就象是“夜壺”,是每天晚上都要用的東西,可是當用完了白天看到就會覺 得它又騷又臭,怎麼看怎麼礙眼。我這麼說肯定會有很多人不服氣,說你看,多少商人為富不仁,奸商壟斷,同時他們享 受著最好的資源,卻不履行自己應該負擔的社會責任。按照我的說法,其實這就叫光看賊偷吃沒看賊捱打。這麼說吧,我 們能夠看到的著名商賈,遠的有喬致庸、胡雪巖、盛宣懷,近的就更不必多說了,國內的著名企業家也是非常之多,哪一 個不跟官方打交道?這裡的“打交道”可並非簡簡單單一般的應酬,或者所謂淺層的利益交換。

其實說白了,更多的是一種潛在的互相需要互相利用。可是有一件,這種所謂的利用,對於商人來說是被動的。他們 永遠處於一種被挑選的狀態,也就是說你能夠掌握到官方的需要來進行商業決定的調整。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也許你看 起來和官方的合作關係非常好,但能夠合作的企業卻並不止你一家,就像是國家隊選擇上奧運會的運動員,我讓你上你才 能上,我讓你的第幾你就要得第幾,又回到了夜壺理論,說難聽點,用你是你的榮幸,不用你換個夜壺照樣用。所以說, 從我們近幾十年改革開放後來看,那些商界的大佬們,那一個不是如履薄冰,那一個不是小心翼翼的踩著雷區經商?也就 是說你不管怎麼做,你永遠只能做閒,做不了莊。所以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會看到很多的企業發展之路都不具備可複製 性和可操作性。每個企業發展之路的偶然性太大,自然也就擔憂,企業未來該如何發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