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01-06 16:48:04

(5) 天道VS人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

《道德經》裡,隨便一句話都足夠拿出來寫本書的

至於上面的這句,是哥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如果真的能理解下面所說的東西的童鞋,相信在投資市場上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話說,中國文化,本質上是一個強調個性的東西,大道至簡,沒頭沒尾的給扔那麼一句話,自己想去。怎麼想明白?就是閱歷,一個人的閱歷越豐富,越能深刻的理解。但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經歷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對同一句話,每個人的理解,也會不一樣。透過不同的方式,大家都到達了終點,但每個人所走過的路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個性的產生。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閱歷才是根本。

西方人則不同,大部頭一整本書寫一個道理,然後,整本書被奉為經典,各種引用,把本來的很多個可能性綜合為一條。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培養出大批的菁英,但缺點是新的思維方式會始終侷限在一個條條框框裡,看起來各種創新,但本質上還是那一點點東西

扯遠了,現在具體說說天道和人道的那點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道,就是自然的力量,規律的力量,這個力量充斥一切領域,而這個力量有個特點,就是不讓什麼太強,也不讓什麼太弱,如果太強了,就會讓強的變弱,弱的變強,以維持平衡。比如樹林裡的樹,高出別的太多,會擋住別的書的陽光,被擋住的樹就會長的慢,這就是有餘,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會被風吹斷,沒了這棵樹的阻擋,陽光就會平均照到別的樹上,這就是補不足。草原上,水草豐美的的地方,就是有餘,會引來牧民的居住,吃掉這裡的草,然後這裡 是不足了,牧民走後,牧民在此生活的遺物,如糞便,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又為這塊地方提供了養料,補不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