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09-24 09:07:21

第三章 三雄爭嗣

一 父子之間

69

書上說,高煦到了樂安,“怨望,異謀益急”,恐怕言過其實。高煦鬱郁居於樂安小地,一雙空拳,縱有吞天之志,能把天捅出多大一個窟窿?“怨望”定然為真,“異謀”恐未如是之急也。

總之,自高煦遷到樂安,他這口灶算徹底涼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高熾從此安坐太子之位,再無可憂。事實上,這時另一個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凸顯了出來,他就是三弟趙王朱高燧。

在永樂朝的前半段,高燧年紀尚輕,他在靖難之役中也未聞有何勞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小心地掩藏著自己的慾望,他看起來更像二哥的“選戰”樁腳,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競爭者。隨著高煦勢力的迅速衰落,他作為皇位競爭者的形象開始清晰起來。

高燧比他粗豪的二哥要精明得多,當高煦在前臺又蹦又跳、喧沸狂躁時,他處事低調,只在暗中籠絡物色可用之人。永樂三年二月,在大哥被冊立為太子後,高燧奉命到北京“居守”,由駙馬都尉袁容和泰寧侯陳珪兩位勳臣輔助他,但一切政務均須啟王而後行(對親王稟事,稱“啟”)。此後,一直到永樂遷都,高燧長期在北京經營,只是每年回京朝拜一次。

高燧長期獨當一面,使他在北方形成一定的實力基礎。但他最重要的盟友,不是大臣或將軍,而是他父皇極為寵幸的太監,如司禮監太監黃儼、內官監太監楊慶等人,而在外朝文武官員中,沒有什麼人擁護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