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09-17 20:49:12

第二張是袁天罡與李淳風兩位大師的合影。我不知道,如果這幾位大師活到今天,是否也喜歡結交影星(結交高官,是自古以來大師們的共性,否則如何弄權與掙錢)?是否也會遭到大眾媒體的無情揭露?對於古代的大師們,大家也不要無條件的信仰。

為什麼煮酒裡沒人寫這些古代的大師與他們的妖術?寫出來一定極有趣,亦極長見識,遠比挖空心思寫那幾個朝代好玩

日期:2013-09-18 08:38:36

第三章 三雄爭嗣

一 父子之間

64

在永樂初年儲位的歸屬問題上,袁珙的相術發揮了重要影響,固是無誤;但要說這件一件大事,塵埃落定,純由袁珙一錘定音,片語而決,則言之過當了。

在立嗣問題上,朱棣徵求過不少重臣和近臣的意見,其中就包括內閣學士解縉。《明史?解縉傳》載:

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丘福言漢王(高煦)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

解縉先說高熾“仁孝,天下歸心”,差不多是一句空言套語,朱棣不應;又謂“好聖孫”,就打動朱棣了。《明史》記袁珙密相仁宗父子之事,稱由此“儲位乃定”;又記朱棣聽解縉之言,“太子遂定”。那麼立仁宗為嗣,到底是袁氏之功,還是解氏之功?正可見“盡信書不如無書”,讀史豈可泥於隻言片語!朱棣當然不會只聽一人之詞,就“遂定”太子所屬,他需要全面權衡,充分聽取意見,並藉此瞭解朝議及人心的取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