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諸位,一個出家人,有人上來打個拱,贊他好殺人,有成為連環殺手的潛力,您說這是誇他麼?然而姚廣孝聞之竟然“大喜”——可見其為人呢。

姚廣孝如今被薦到殺人魔王朱棣幕下,兩人自然談得來,不止談得來,還相當投機,所以在馬皇后喪事完畢後,燕王回國時,就奏請讓姚廣孝跟著他回到北平。

姚廣孝來到北平後,仍然披著袈裟,在慶壽寺做住持。《明史》說他常“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

民間野史說,姚廣孝自請追隨朱棣,即對他大打包票說:“我將奉一白帽子與大王戴!”王上加白,即是“皇”字,這是拿大位為誘餌,誘惑四王子呢。這一情節為《明史紀事本末》採信,而《明史?姚廣孝傳》的作者卻較謹慎,沒有采入,只說兩人來往甚密,經常把人打發開,說悄悄話。而經常讀史的人都知道,“跡甚密”、“屏人語”,幾乎就等於密謀造反的同義詞。

上面提到一個劉秉忠。此公為誰?原來他是元初的一位和尚,很得元世祖忽必烈賞識,大加重用,提拔他做到很大的官。蒙古國改國號為“元”,就是劉秉忠據《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向忽必烈建議而被採納的。元帝國的都城和心臟:大都,也主要由他設計並主持興建。劉秉忠的經歷與姚廣孝很相似,他們一樣的出身衲子,一樣的入世很深,都得到當世之主的賞識拔擢,建立世俗的功業;死後,一個追封趙國公,一個追封榮國公。但是,他們之間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劉秉忠奉侍的是當朝天子,天下是他的舞臺;而姚廣孝追隨的只是一名藩王,不管他有多麼傑出的才能,也只能侷促於北平一隅,無論如何是難以望劉秉忠之項背的——除非,朱棣有朝一日,也當上皇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