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1-11-23 23:52:20

要解釋為何大部分唐朝官員都認定大唐已經沒兵,某位官員卻提出“涇原有兵”的問題,還是得從朔方軍、神策軍這兩大唐朝的支柱說起。我們知道,自打唐朝與吐蕃發生正面衝突以來,朔方軍的主要職責是防禦吐蕃,神策軍的主要職責是保護京師(專指西京長安),由此可見,這兩支軍隊是不能輕易動的。魏州之戰唐德宗抽調了三分之一的朔方軍趕赴東線戰場,已經是冒了天大的風險,畢竟吐蕃雖然在西川之戰中遭到重創,其國力仍然不容小覷。

既然這兩支軍隊無法參加平叛之戰,所以有兵,亦是無兵。

涇原之兵,即是朔方軍的一部分支,原先屬猛將馬磷統轄。馬磷去世後,涇原新任節度使名叫姚令言,同樣以驍勇善戰而著稱。別以為節度使就一定是大官,同樣是節度使,別人是美差,對姚令言來說,這個涇原節度使卻當得有苦難言,因為涇原之地荒僻凋殘,氣候惡劣不說,還壓根不產糧,所以馬璘當初就不願當這個節度使,後來還是郭子儀出面,建議唐代宗將鄭州、潁州兩地一併劃給馬璘,供他給養軍隊,馬璘才肯上任。等及姚令言上任,駐守在這裡的軍隊幾經裁減,已只剩下五千人,可即便這點兵馬,依然無法實現自給自足,涇原將士的衣食問題一直以來全靠朝廷接濟。自打朝廷打響了削藩之戰,唐朝把所有的財力全投入到東線戰場上,涇原的供給斷斷續續、時有時無,這裡的守軍人人怨聲載道,甚至出現逃兵的現象。所以那位官員才向皇帝進言,說涇原的兵可以呼叫—涇原雖然也是抵禦吐蕃入侵的關鍵要地,可這裡計程車兵朝廷眼下已經養不起了,既然朝廷養不起他們,又不想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全部逃走,不如順應形勢,將他們也調到東線去平叛—朝廷沒糧食,但李希烈有,只要打敗了此人,屆時他們的糧食問題就自然堅決了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