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也符合日本人一貫的想法。

阿莘王上臺之後的四年裡,每年都向高句麗發動進攻,就象幾歲的小孩向大人比劃招式一樣,都無功而返,而且還損失慘重。尤其是阿莘王四年的那一次,百濟派將軍真武徵高句麗,高句麗王高談德(就是廣開土王)親領七千軍隊相迎,結果百濟被斬首八千——七千兵斬首八千,廣開土王戰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強。

當年冬,阿莘王也學人家帶七千人馬來個親征,結果凍死大半。

這些年裡,除了跟新羅打打架外,日本還是沒有摻合。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三九六年,忍了張牙舞爪的百濟四年的高句麗發動攻勢,連破百濟五十八城,直迫百濟國都城下。百濟王唱不出空城計,只好出城投降,發誓:“從今以後,永為奴客”。高談德心滿意足的回了朝——戰線拉長,不利作戰,一口先啃一塊就足矣。

日期:2013-11-20 22:06:55

這回,日本人摻合了,《紀》裡面的小字型註釋中引用《百濟記》的內容說:“阿花王立,無禮於貴國,故奪我枕彌多禮及峴南、支侵、谷那東韓之地”——阿花王就是阿莘王。既然這段是百濟人的文字,“貴國”自然指的是日本。日本人沒有自己說佔了百濟的地盤,而是引用百濟人的文字,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承認。

由此看來,在這二十年裡,日本除了協助阿莘王搞宮庭政變和趁百濟無力還手佔了人家幾處地盤外,就只在旁冷冷的看著百濟被高句麗敲腦殼,自己也不停的敲新羅人的腦殼——只是敗仗吃得不少,也不知道算是誰敲誰的頭——還趁百濟人兩手捂腦袋沒空的時候趁火打點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