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東漢年間,奴國派使來中國與接上了頭。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建武中元二年,也就是公元五十七年。看人家訊息這個靈通的,光武帝頭一年剛從泰山封禪回來,人家第二年就到了,在沒高鐵飛機的年月,這動作可以算可上夠快了。

然而,這個豆丁國為國人所熟知的原因卻絕對不是因為它和中國發生外交關係最早,而是因為它能讓某些國人產生一些莫明奇妙的自豪感。

一七八四年,志賀島有個叫堪兵衛的農民在挖水溝時發現一塊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的金印。這方方形的金印長23mm,高22mm,底座厚約9mm,重108.7g,也就二兩多一點——咱們的泱泱大國,出手也不見得如何的大方嘛。

這方金印的發現,證明了中國的史書至少沒有完全造假,那會兒確實有那麼個小豆丁來過中國,大漢也確實冊封賞賜過他們。它的存在,也讓憤青們在跟日本人拍磚時有了稱其為倭奴的依據——這稱呼古已有之嘛,又不是咱們今天的發明,想當初你們那圪塔的老祖宗們拿著個這麼寫的大印還樂得屁顛屁顛的呢,怎麼是蔑稱呢?那是尊稱!咱們是禮儀之邦,怎麼不稱貴國的尊稱呢?

令人不解的是,《後漢書?東夷列傳》提到奴國的位置時,說它地處“倭國之極南界也”。但是,發現金印的福岡縣誌賀島是在九州最北,即使從整個日本地圖上來看,其位置也談不上極南之界。如果它確在極南的鹿兒島一圈,那麼可能國破家亡連大印都給人家搶了?臣服了,進貢了?還是發達了,搬遷了?或者乾脆就是《後漢書》記錯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