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要走出國民經濟瀕於崩潰邊緣的險境,追趕世界發展的步伐,於是我們舉國一致地以經濟建設為核心。小平同志雖然細節上顯得有些大而化之,但在方向把握上卻是絕對必須頌揚的,政府為經濟鬆綁放行,徹底拋棄計劃經濟改為鼓勵商品經濟並進而追求市場經濟,很多經濟事務的處置雖然沒出大彩可也是中規中矩。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國在對外全面開放、熱情招商引資以借雞下蛋的同時,政府牽頭主導了一批技術新、規模大的國家重點建設專案,其中很多專案都增強了我國的資源開發、生產進步和效率提升,那個年代至今猶是許多上年紀國人懷念的振奮人心的進步時代,是中國版的“Age of Progress”。可是,縱然在那個政府投資表現出色的年代,我們所有的專案整體評估下來的投資收益結果也是著名的“三、三、三現象”,即1/3的專案效益可觀,1/3的專案中不溜,1/3專案屬於打水漂了。

日期:2013-12-08 21:23:30

08年出臺四萬億大規模政府投機行動,各省市一擁而上搞了很多“鐵公機”專案,不僅基礎設施上大手筆花錢,連沿街的樓房、門面也政府花錢美化一番。遺憾的是,這些投資看上去挺美,卻大部分難有良好收穫。

在中國政府啟動四萬億刺激計劃後,美國著名的末日博士努裡尓?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曾兩次專門訪問中國並對不少地方做過親自調查,然後於2011年4月在世界報業辛迪加撰文評價中國政府人工製造的投資狂潮,他的觀點被視為唱空中國泡沫經濟的經典在國際上廣為流傳:“中國投入在有形資產、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資本氾濫成災。在一位訪客看來,這一切是顯而易見的:瞧瞧那些豪華但卻空蕩蕩的機場和子彈頭火車、毫無用處的公路、數以千計超大規模的中央及省政府新辦公大樓、一座座被廢棄的鬼城以及為防止全球鋁價暴跌而一直關閉的嶄新的鋁冶煉廠。”同年夏天,魯比尼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一次國際經濟研討會上再度公開就中國的銀行不良貸款、龐大公共債務和多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發表評論,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依靠的出口、巨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高儲蓄率和低消費的路徑註定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大膽預言中國很可能在2013年後遭遇經濟硬著陸,將與歷史上所有的過度投資結局一樣,猶如上世紀90年代的東亞,最終都會導致金融危機或長時間經濟增長遲緩。(附圖:末日博士魯比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