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12-07 22:08:46

M2/GDP是反映一國經濟貨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理論上,一國經濟越發達,必然金融與貨幣的發展程度越高,即在交易中更多地借重於貨幣的結算工具功能。M2是廣義貨幣供應量,GDP是指透過交易行為計算出來的總產出,那麼M2/GDP的數值高自然意味著經濟活動中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易份額大,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貨幣化程度高。

然而,M2/GDP並非越高越好,而是有一定的理想區間。首先從理論上分析,不論金融或經濟發達到何等程度,總存在一部分為自己消費而生產的物品或不需要貨幣的服務,比如一般家庭主婦承擔的家庭勞動,所以貨幣化比率不應該大於1,其理論上的極限值只能是1。

實際上的情況要比理論複雜了不少。貨幣不僅是結算工具,其基本職能還在於儲存財富,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會儲蓄存錢。M2本身就是包括私人、家庭和非金融機構存款的廣義貨幣(不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款),是個累計的概念,而GDP是指單位統計時間內的一國經濟產出,後者屬於動態概念,所以就有了從前儲蓄起來的購買力釋放於某一時期從而M2大於當期GDP的可能性。不過,假定從前對應著國民儲蓄的結餘GDP沒有損耗(實際上損耗和敗壞都是難免的,還可能被其它人借債給消費掉了),而且某國貨幣當局嚴守貨幣發行的常規公式,那麼M2/GDP也是應該小於1的,因為初始的貨幣量肯定沒有初始GDP高,而後來每年多發行的那麼一點點(對應CPI控制目標的)也因溫和的通脹而融化於GDP中了。同時,我們還都知道貨幣在真實環境中可以迴圈使用,有一個社會流動速率的存在,所以並不需要完全對應GDP增長新發行足額的貨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