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7-01-26 20:51:09

【更新】

寇準始終是堅定的太子黨,他用一句話就打消了趙光義的顧慮:

“這是陛下選擇英明,太子能為社稷之主,是大宋萬世福分呀!”

趙光義這才釋懷,原來是老子英明,才有這樣的兒子,於是放下情緒,親自宴請寇準,君臣開懷暢飲,酣醉而罷。

趙恆的皇太子之位經過這次考驗,終於得到鞏固,寇準也因此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參知政事。

次年(996年)四月,趙光義又下詔讓參知政事與宰相均任政事,這在宋朝是空前絕後的,此前沒有,此後也沒有。

這讓剛強自仁的寇準在中書擁有了極大發言權,年輕氣盛的他獎掖人才,不講資歷,不問出處,風頭甚至蓋過宰相呂端、張洎。

這年六月,趙光義在南郊祭祀天地,中外官員皆加官進秩,寇準作為主政大臣,毫不顧忌他人閒話,把親近故舊破格安排擔任清要職務,而對平素不喜歡或不甚瞭解的官員,則是按規則辦事。

這種做法讓很多人心生不滿,其中一個叫馮拯的尤其不滿。

馮拯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進士榜的探花郎,也是一名少年成名的俊才,但他長期在地方任職,進步很慢,比他小三歲且晚兩年及第的寇準幹到參知政事時,他才混到七品的左正言、廣州左通判。

眼看自己混的這麼慘,馮拯有些急於上進,接連十幾次上書對朝政提出建議,趙光義打算把他召回京城任職,卻遭到寇準的阻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