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位老哥,帶孫子呢?

轉吧,看是什麼。老者停下手上的勺子,與圖老爺子搭話,讓根生轉轉盤。 根生用食指一撥,轉盤便動了起來,轉了幾圈之後,停在了卯兔的位置。 老者乾脆的拿起勺子,三兩下便是一隻兔子, 用纖子粘給根生。圖老爺子利索的掏出一文錢,放在轉盤上。

師徒二人且看且走。 從文生意的地界又轉到了武生意的地界。 看的人不少,都圍成一個個的小圈,有賣跌打酒金瘡藥的。也有打彈弓用槍尖扎喉的。 但最讓人歡喜的卻是一處耍猴的藝人。 見看的人多,根生不自覺也圍了上去, 圖老爺子跟在後頭照看。以免遭了賊手。這廟會里頭的人是魚龍混雜,三教九流的都有,其中便不差那些個佛爺。 但凡是廟會,惠陽城裡的佛爺都會前來踩點子,用行話說。這叫釣探海底, 首先看一看那些人值的下手,那些人不值的下手。而這則根據盤纏的多少來判斷。 這邊朋友問了,這錢都在袋子裡,哪裡看的出來?難不成那些個偷都長了天眼?

非也,非也。 那個時候的人錢財並非是在兜裡,而是纏在腰上,所以稱之為盤纏。都是用繩子串上銅錢,在腰上圍成一圈,再用衣服蓋住。 一來便於攜帶,方便行走。二來也不會相互撞擊,發出聲響露了白。 但正因為這樣才容易招賊,那些個有經驗的老榮,(行話,老賊頭的意思。對於小偷,北方稱佛爺,南方稱榮)一瞄就看的出你腰間錢財,這個時候便需亮底子, (露一手的意思) 摸到身邊來。故意撞一下,或是趁不注意摸一把,這招喚作一探虛實,以前的佛爺可沒這習慣,都是看準就下手。可禁不住 早年間奉天城裡出了個怪人,此人有兩把刷子。最恨佛爺,卻又不能直接下手,這打斷骨頭連著根呢,抓佛爺就好比扯蘿蔔,一扯一個坑,都是道上的,也得罪不起。 於是想了個法子對付。 每逢廟會,過節他都會在腰上墊一層紙,然後盤上一串珠子,珠子上頭刷一層樹膠, 再用衣服掩上。 奉天城裡的佛爺可不知道他這手, 看見腰間鼓起,伸手便去裡頭摸索。 這下中了套咯,手一摸珠子,上面的樹膠黏在手上,扯都扯不掉,便只能被一把逮住,扭送到官府發落, 不過也有些個狠心的,咬著牙用力一扯,舍著一層皮,也要逃,不然進了官府不死也是個殘廢。當然,這些都是題外之言,咱們暫且不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