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4-10-04 00:30:42

郝仁趕到真如寺時,見周安邦早已先至。只見他站立大門口,倒背雙手,仰頭觀瞻廟門的匾額和兩側門柱上的偈聯。看背影,他發福了不少,使他本來低矮的個頭顯得又減了半分。郝仁靜靜站在周安邦的身後,順著他的目光一起打量廟門上的內容。

“你對書法有研究,你說說這真如寺三個字出自何人之手?”周安邦頭也不回問了一句。

匾額上鐫刻著真如寺三個大字,底色漆黑,字型銀白,色差反向,黑白分明。字跡圓潤平和,質樸自在,隨意悠然,禪味濃厚。

郝仁說:“這字出自何人之手,沒有考證。真如寺始建於五代十國,據說寺廟初建時,只有幾個雲遊的僧人,大概受到六祖慧能“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感染,竟沒有一個人識字,更別說寫字了。所以寺廟既無名諱,也無題匾。宋初,一位落第秀才屢試科舉不中,看破紅塵而出家於此,便想為寺廟提個名字,於是和主持商量,誰知主持不同意,說一切皆為虛幻不實,要名字有何用。秀才氣不過,和主持理論,主持又說世間之人處處找相,事事執著,國家,個人,三教九流,連在一個小小的名字上都要耗費心機,實在是愚痴。宇宙萬物本為一體,哪來那麼多名字,有了名也就有了分別心了,這如何修的佛法。秀才一看也不好堅持,但他有了主意。一天臨近中午,秀才對主持說,午飯吃什麼菜。主持說菜園裡不是有菜嗎,吃什麼都行。秀才說有好幾種菜,到底吃哪種。主持就說吃豆角吧。秀才一聽,就大瞪眼盯著主持。主持一看明白什麼意思了,忙解釋說這菜嗎,叫什麼不打緊,豆角黃瓜白菜都是蔬菜,皆為一體,你心裡只要沒有分別就是了。秀才趁機說,那天下寺廟眾多,信眾入寺拜佛總得有個指向,要不然不就亂了。正如你所說,名字有分別,天下寺廟是一體的,心裡沒有分別不就行了。你堅持不讓提寺名,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執著心。主持啞然了。最後同意給寺廟來一個名諱。大家七嘴八舌也沒提出箇中意的名字來。有一天凌晨,秀才正熟睡,只聽同禪房的一僧人大聲喊道,你們快來看,你們快來看。大傢伙進來一瞧,只見秀才直挺挺躺著,左腳腳趾頭夾著一杆毛筆,腳下是一張宣紙,上面寫有三個字:真是寺。大夥把秀才叫醒問他是怎麼一回事兒。原來,晚上秀才得了夢遊症,到西天拜見如來佛祖,向他討一個寺廟的名字。佛祖說,一切佛法歸於真如,真如即為本性,就叫真如寺吧。秀才說已經有寺廟叫這個名字了。佛祖告訴他,你所在寺廟為東土慧能所創禪宗一脈,就加一個禪字以區分吧。秀才回來後,就那筆書寫,可手竟不停使喚了,只好用腳書寫。沒想到寫出的字竟如此有意境。終於,寺廟在建立多年後有了名字。鐫刻橫匾時,秀才定了尺寸,長三點六五尺,契合周天之數,寬三尺,取三生萬物之意。又以易經陰陽之說,將匾的底色和字的顏色用黑白加以區分。千百年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可這塊匾額卻完好的儲存下來,而且色澤依舊,另人歎為觀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