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4-10-18 09:45:41

◎ 〇 和親與戰爭的轉折點——馬邑之戰(二)

話說和親的的做法,到漢武帝的時候已經歷經五代皇帝了: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文帝劉恆、景帝劉啟和武帝劉徹。

為何後來在武帝手裡,會不再繼續和親,而是改為與匈奴大打其仗,最後把文景兩代攢下來的錢都花光了不說,還把國庫都打到空掉,開始實行鹽鐵專賣呢?

真的是劉徹雄心壯志,從一開始就決定給匈奴點顏色看看,然後就發展到大開染坊了嗎?

其實不是的。劉徹在登基以後的前七年裡,也就是他24歲之前,對匈奴採用的也是和親政策。

之所以後來會改為打仗,是不得已,在一次失敗的伏擊以後,匈奴拒絕再與漢和親,沒有辦法了,才打的。一開始也沒想到能打贏。而且終武帝一世,也並沒有能真正解決匈奴的問題。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帶你小小的穿越一下,詳細看看當時的情形。

在武帝繼位的第六年,劉徹22歲的時候,在朝廷上曾經有一次討論,到底要不要繼續和匈奴和親。當時的情況是匈奴主動要求和親。

主戰派的王恢,那時侯就已經站出來了,他的理由是:“每次漢與匈奴和親,要不了幾年,匈奴就不再遵守和親時的盟約了,又來騷擾我們的邊境。可見和親的效果不是很好,還不如不要同意和親,乾脆發兵去攻打匈奴比較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