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5-02-08 18:50:14

宋徽宗任命五十五歲的劉延慶擔任北伐軍都統制,應該說是有些道理的。第一,劉延慶出身於將門世家,又有多年的實戰經驗,在西北數次與吐蕃、西夏作戰,作戰也很勇敢,因戰功累遷鄜延路總管、馬軍副都指揮使等職。第二,劉延慶曾與童貫有過很成功的合作。1120年,他曾出任過一次都統制,那次,童貫也是擔任宣撫使,他們一同赴東南將方臘平定。

可是,劉延慶對這次受命為都統制,心情有些複雜。一方面,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前任都統制种師道兵敗白溝,給自己留下一個前車之鑑。如果這次舉兵北上能夠獲勝,那麼自己在軍中的威望就會超過种師道。可另一方面,他覺得這也是一場考驗。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將軍,他清楚遼軍的優勢在於騎兵。宋軍沒有強大的騎兵,單靠步兵的血肉之軀來抗擊金戈鐵馬,恐怕很難獲勝。他覺得,對付遼軍,可不像對付方臘那麼簡單。因此,他告誡自己,這次出兵北上,必須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隋唐時代,國家地域遼闊,中原王朝控制著北方諸多馬場,戰馬有可靠來源,完全可以採取以騎兵對付騎兵的策略,來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犯。可是,到了宋朝,國家版圖已大大縮小,而且北方的契丹帝國已經壯大,勢力範圍也已經擴大,佔據了北方的大部分馬場。特別是西夏後來又從宋朝獨立出去,並且與宋朝為敵,堵住了宋朝從西北購買軍馬的通道。因此,宋朝很難起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以騎兵對付騎兵的策略一直無法實施。除了騎兵之外,現在,還沒找到其它更有效的對付遊牧民族金戈鐵馬的手段。在遼闊的平原上進行野戰,步兵面對騎兵的衝殺一觸即潰,這並不是什麼奇怪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