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那麼,‘党項’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梁媛好奇地問。

羅教授解釋說:“‘党項’這個名字是漢語音譯的結果,很可能是古代漢族借鑑了西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對党項的稱呼,比如蒙古人稱党項人為‘唐古特’或‘唐兀惕’,大量的漢文典籍上也沿用了這個稱呼;而党項人則稱自己為‘緬藥’或‘弭藥’,這個稱呼接近藏人對党項人的稱呼,在古老的藏族文獻裡,藏人就把吐蕃時期,已經遷徙到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党項人叫做‘弭藥’。”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党項人已經從川西北遷徙到了青海湖一帶?”唐風追問。

“是的,這個時期,在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崛起,對外擴張,党項各部落為了躲避吐蕃的侵擾和奴役,紛紛向另一個新崛起的王朝——大唐遷徙,唐朝接納了他們,党項人便遷徙到河西走廊和甘南地區,安史之亂後,党項人又遷徙到了陝北、河套一帶,並逐漸在這裡定居下來。”

唐風接過羅教授的話:“後面歷史我就知道了。”

“那下面就由你來說吧。”羅教授正要考考唐風。

唐風介紹道:“党項人定居在陝北、河套地區後,迅速發展壯大,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党項人的傑出領袖拓跋思恭,帶領党項人不斷擴充自身實力,並在鎮壓黃巢起義中,立下大功,被唐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封爵夏國公,並賜‘嵬名’姓,所以,史書上也稱西夏皇族為嵬名姓,此後,党項人逐步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遂成一方諸侯。宋朝建立後,施行削藩政策,宋太宗時,拓跋思恭的後代嵬名繼捧,繼任定難軍節度使,不久,党項貴族內部發生爭奪權位的鬥爭,宋朝乘機誘使嵬名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並獻出了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由此,党項民族內部引起分裂,幾近衰亡。這時,在不願歸附宋朝的党項人中,有一個人登高一呼,率領族人逃入夏州東北300裡的地斤澤,自立為王,對抗宋朝,這個人就是西夏王朝的奠基人——拓跋繼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