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元良”二字是指盜墓賊同行之間的稱呼,前面加上“無有”二字是代表客氣的說法,“看山望嶺”發作諧音“砍山挖陵”盜掘帝陵,“敢問路出樵人”就是說師出哪門哪派。

第二句話“一江春水景兩岸”意思是說,雖然我們都做著跟死人有關的行當,但性質卻大不相同,“浪淘沙”的意思是守陵人!

我問宮二,為什麼守陵人被稱作“浪淘沙”。宮二解釋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盜墓一直都分為三種,即官盜、民盜與軍盜。東漢末年曹操曾經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軍方盜墓機構,分為兩派,即摸金校尉與發丘中郎將。但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官方盜墓機構,要追溯到北宋末年。

據史記載,北宋靖康元年,金國大將完顏宗翰率兵南下,攻陷北宋東京汴梁,俘虜了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岳飛的《滿江紅》就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不過,金國雖然攻陷了汴梁,但他們深知自己還沒有能力統治那麼大的領土,也無心在這裡立足發展,於是就在汴梁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北宋舊臣劉豫所建立的大齊。

劉豫本身就是傀儡皇帝,自然不會去管什麼百姓民生,就一門心思想著搜刮民財,但當時的宋朝已經今非昔比,百姓也不富裕,於是劉豫皇帝就下旨設立了一個盜墓機構盜取了北宋十幾座帝陵,發了一筆橫財,這盜墓機構裡的人就被稱之為“淘沙官”。淘沙也就成了盜墓的代名詞之一,行話裡取宋朝詞牌名“浪淘沙”代指守陵人這樣的職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