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5-10-13 22:36:33

1.5.4 “九一八”事變

1931年,日本國內之前持續的經濟危機達到頂峰。相比1929年,工業總產值下降了三分之一,對外貿易總額下降將近一半,國際收支出現鉅額赤字,儲備黃金不斷外流,國內市場嚴重萎縮,工農業產品價格一路狂跌,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失業人口高達400萬人。為了解決面臨的危機,日本政府開始大幅度提高軍費開支,同時也急需一場戰爭來解決國記憶體在的諸多矛盾,所需要的僅僅是時機和藉口而已。對於蓄意鬧事者來說,這種時機可謂無處不在。

1930年3月,汪精衛聯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實力派發起討蔣之戰。同年5月,蔣介石宣佈“平叛”,一場大戰隨之爆發,史稱“中原大戰”。交戰雙方都對遠在東北的張學良積極拉攏。在勝敗局勢未明的情況下,張學良對雙方都若即若離,一直保持中立立場。6月份蔣介石曾派張群將任命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委任狀及大印送到東北,勸張良立即出兵入關助戰,張學良以“德薄才庸”為由婉拒。隨後在南京中央軍攻佔濟南、反蔣聯盟敗局已定的情況下,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通電宣佈支援南京中央。第二天,十萬東北軍精銳部隊揮師入關,早已成強弩之末的反蔣聯盟剎那間土崩瓦解。氣勢如虹的東北軍先後佔領華北晉、冀、察、綏四省和平、津、青島三市。張學良隨後因“危難之時顯身手”被蔣介石正式委以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之職,真可謂一人之下無數人之上。年僅三十歲的張學良達到了個人政治生涯的頂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