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個地方的風氣有其淵源。如像鄰縣紹東縣重經商而不喜讀書,,子弟年長即走南撞北四處尋覓商機,有“江北省的猶太人”之稱,紹東一帶歷來都出大商人經商風氣濃厚民間甚是富裕,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在山南縣鄉下走鄉串戶的賣貨郎大多是紹東縣人,本地人很少從事此項營生。

其實山南縣在歷史上是一個戰亂頻仍之地,因為其是南下的交通要道,就像古人論洛陽所說的:“故天下常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必先受刀兵”,山南縣也一樣。明朝中後期,失地的流民一直在南山山區一帶繁衍謀生,屢屢跟當地的土著爆發衝突,在明末的戰亂中成為戰場,流民和官軍在此地拉鋸,導致十室九空,南部地勢低窪,河汊縱橫,蘆葦蕩中是汪洋大盜河匪、湖匪藏身的好地方,連年的戰亂,導致山陽縣一帶民風彪悍,家族聚眾而居,喜好抱團排外,百餘公里開外的大城市瀚江市的居民把山南乃至山陽地區貶稱為“土匪窩”,認為其是一個出山匪、湖匪的地方,山陽人霸蠻,有匪氣是外地對山南縣和山陽市的印象。甚至在90年代編了一首流行的民謠:“火車好坐,山陽難過”,把山陽看做是車匪路霸橫行的地方,談山陽而色變。

日期:2015-08-07 12:33:16

而喜好子弟讀書、年年升學率全地區第一、在省內小有名氣的瀰漫著書香之氣春江鎮在山南縣乃至山陽市的好勇鬥狠的整體氛圍中看上去就像是一朵奇葩,一個雞窩裡飛出的金鳳凰。改變這一切的是一個人,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儒,南山先生。南山先生本是江浙人士,在反清復明屢屢失敗後隱居在南山之麓的春江鎮,自號南山老人,不再從事政治活動,專心教書育人。在他和他的弟子的帶動下,春江鎮成為江北文宗所在。在有清一代共出了33位進士,位居全省之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