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以上是蜀漢名臣入晉之後的基本概況。雖然據《華陽國志》記載,晉代的梁、益二州人士有五十一人被選拔為官,且大多數是在晉武帝時出仕。但從官位上看,絕大多數蜀漢降臣仕途不暢,即使少數人被授予方面之任,也很難進入司馬氏政權的核心政治圈。並且司馬氏為了加強對蜀地的控制,強制對蜀漢大臣後代及豪強大族大規模北遷,魏元帝曹奐甚至宣稱“勸募蜀人能內移者,給廩二年,復除二十歲”,可以說蜀漢政權的上層建築在此時受到了毀滅性打擊。這種做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據《晉書�6�1華譚傳》記載,“蜀人服化,無攜貳之心”。如果我們將這一情況和吳國滅亡後司馬氏的政策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司馬氏對吳國寬鬆得多:“孫氏大將戰亡之家徙於壽陽,將吏渡江復十年,百姓及百工復二十年。”方北辰先生將這一政策概括為“經濟上不觸動,政治上不使用”,“經濟上不觸動,集中表現在容許江東世家大族繼續留居在故地而不北遷,以免他們作殊死的抵抗”。司馬家族對吳、漢兩國採用不同歸化政策,不是因為對吳國更為放心,而是因為兩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不同。蜀漢立國以來,採用嚴厲打擊豪強的政策,不僅鑄造太平百錢破壞豪強大族的財力,且靈活運用抽調兵役、遷徙宗族等方式來弱化豪強的影響,因此陳寅恪先生認為,蜀漢和曹魏一樣屬於寒族政權,且都實行法術之治,因此“蜀漢境內無強宗大族的漢人組織”,故此內徙得以順利進行。而吳國世襲領兵制度根深蒂固,高門大族在朝廷內有很強的話語權,如果貿然將他們全都內徙,很可能會造成動盪。司馬氏政權採用區別對待的政策,有利於統一程序的加速完成,且在實際應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