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1. 燒七。在死者倒頭後直至出殯前,家人要每日早、午、晚3次焚香燒紙,祭奠,稱之“朝奠、午奠、夕奠”。朔望舉行隆重祭奠,謂之“殷奠”。死者停靈期間,以7日為一期(七),按七頌經超度亡靈,並做家祭,焚化紙錢,俗稱“作七”。燒七時,閨女要“送箱子”、“燒包子”。箱子即扎彩,包子是用白紙疊成方形,用剪子剪成連綴不斷的紙串。死者有幾個閨女燒幾個包子,而且每“七”每人都要增加一個。一般頭“七”的經是由已出嫁的閨女送,俗稱“姑奶奶送”。以後幾“七”,依次為其子女、親家、友朋等。一般是在屍體火化前一天晚上12點以前,由大了率死者家人列隊到街頭十字路口處焚燒紙錢及各種扎彩,孝男孝女們要跪地痛哭一場,燒畢,再列隊沿街走一遭才能返回,俗稱“送路”,送路不能走回頭路。

12.弔唁。也稱“弔孝”(土語),是對死者悼念的一種重要形式。親族、鄰里結伴而來,一般同輩鞠躬四次,晚輩跪拜四次,然後哭靈。孝子們要在靈旁跪叩陪祭,女兒、兒媳往往嚎哭且哭中有詞,節奏分明。最後,要屈右膝跪拜來弔唁者,謂之“謝孝”。

13.成殮。也稱“入殮”,是將死者抬入火葬車前的儀式。一般在人死後第三天舉行(若第三日不吉,便不計死亡當日,而視第四日為第三日)。屆時,死者的親朋好友、侄男望女都前來與死者見上最後一面。入殮前的準備工作相當繁瑣。首先推算出幾時入殮為吉。死者面容在入殮前都要再度裝飾和修整,常由茶房負責。先將七彩綢鋪在褥子底部,放好頭枕、腳枕,綢上按一定位置放7枚銅錢,謂之“七星板”(即頭、兩肩、兩臀、兩腳各一)。一手拿著盛絲棉和清水或酒精的小碟,一手拿著竹籤,為死者用清水或酒精擦拭眼睛、鼻子、嘴和耳朵,謂之“開光”。其口中還要念叨著“開眼光,亮堂堂;開鼻光,聞味香;開嘴光,吃東西香;開耳光,聽八方;開心光,心豁亮;開腳光,走四方……”等所謂咒語。之後,再用一面小鏡子為死者照一照,之後,將鏡子摔碎,表示死者在陰間可以眼光明亮、吃八方、聽八方、聞八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