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堯舜禹時代是洪水氾濫的時代,《尚書》描繪雲“浩浩懷山襄陵”,這種景象不象在華北平原,因為那裡很少有山。史書又載鯀竊息壤堵洪水,據考證這種息壤就在荊州或零陵。[5]《竹書紀年》:“夏道將興,青龍止於郊,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南嶽最高峰上的祝融廟至今還在,香火不斷。《南嶽志》引《符子》雲:“舜禪夏禹於洞庭之野”,表明舜和禹的政治中心都在湖南天疑。

2、會稽山在南楚。禹葬之會稽山在何處,現在仍有不同意見[6]。按《南山經·南次二經》可知其山應在南方。南次二經西從櫃山開始,三千四百里至會稽山,會稽山以東又三千八百里至東端處海上之漆吳山,可見,其山該在南次二經之中部。若會稽山在浙江,則漆吳之山當在太平洋3000多里處,這可能嗎?其實《海內東經》說得非常明確:“會稽山在大楚南”。

3、“霍山”“大越”一處,“蒼梧”“茅山”一地。《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大禹在南嶽委宛山得“金簡之書”後開始全國範圍的治水工作,“以行川始於霍山(南嶽衡山又名霍山)……禹濟江南……計於蒼梧……周行天下,歸還大越,登茅山(《史記》注禹到大越上苗山,《十道志》會稽山本名茅山又名苗山)以朝四方群臣……乃大會計治國之道……遂更名茅山曰會稽之山。因傳國政,休養萬民,國號夏”,此段記載大有文章:其一,“始於霍山”,“歸還大越”,明“霍山”“大越”一地也。《史記·吳太伯世家》正義:“南夷之地,蠻亦稱越”,南嶽處南蠻,當然可稱大越。其二,“計於蒼梧”與“計於苗山”,明蒼梧與苗山實為一地也,苗山者,禹之祖籍三苗之山也,蒼梧者舜葬蒼梧之野之蒼梧也,茅山是小地名,蒼梧是大地名。實指茅山。再聯絡上文“舜禪夏禹於洞庭之野”,可知會稽山在湖南無疑。《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載禹死前囑葬會稽,是因為他不忘在會稽(南嶽)取“金簡玉字”之書以平水土,詳該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